北京大学新闻网-凯发k8一触即发

| |

学术科研

  • 2024/06/22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储能密度接近理论极限

    潘锋团队研发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储能密度接近理论极限。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梯度无序结构的钴酸锂正极(gdlco),解决了层状正极中长期存在的由于高电压充放电引发应力集聚导致机械化学失效问题。

  • 2024/06/21

    张锦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高动态强度碳纳米管纤维研究中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通过微尺度高速冲击拉伸实验深入研究了碳纳米管纤维在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力学行为。随着应变率提高,纤维发生韧脆失效模式转变,展现出显著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当应变率约1400s–1时,纤维动态强度达14gpa,超过了现有高性能纤维,表明碳纳米管纤维在冲击防护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2024/06/20

    研究团队通过简洁而有效的显微镜构型设计,由双侧双光子激发和荧光收集,将极限成像深度扩展到两倍左右。对厚度约5个散射长度的生物样本,duo-2p仅需传统双光子显微镜1/10的激发能量输入即可完成逐层光栅扫描的三维成像,极大地降低了活体成像的光损伤,并获得最高1.4倍的信噪比增益。

  • 2024/06/19

    为了实现对高散射厚生物样本的长时程、大体积、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观测,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团队开发了双侧双光子显微镜(dual objective two-photon microscope, duo-2p)。研究团队针对组织切片、类器官、发育胚胎和小生物体等样本体积小、致密且高度散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备双物镜的双侧双光子显微镜构型。

  • 2024/06/19

    生命科学学院季雄团队揭示rna聚合酶ii降解导致gpcr配体结合基因上调机制

    6月6日 ,季雄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了题为“increased transcriptional elongation and rna stability of gpcr ligand binding genes unveiled via rna polymerase ii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

  • 2024/06/18

    物理学院刘开辉课题组实现手性及极化可控的二硫化钨条带阵列精准原子制造

    研究团队提出“多重界面耦合原子制造”新策略,首次实现兼具特定手性结构(包括扶手椅型、之字型及其他手性结构)及相干极化方向的二硫化钨(ws2)条带阵列的“全同”控制制造。相关成果以《具有可控手性与相干极性的二硫化钨条带阵列》为题,在线发表于《科学》。

  • 2024/06/17

    祖凌云、郑乐民、郭少军教授团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双模态成像与易损性评估的纳米分子探针

    研究团队利用功能性纳米探针技术平台,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特的泡沫细胞opn高表达的病理微环境特点,设计合成的opn特异性纳米探针opn ab-au/fenipo4@icg纳米探针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解剖学成像与分子功能成像。

  • 2024/06/16

    王健课题组与合作者在二维界面高温超导体fese/srtio3中发现高温反常金属态及其演化规律

    王健团队发现通过控制样品生长条件和制备周期性孔洞阵列来改变二维界面高温超导fese薄膜样品的正常态电阻,可以实现对二维超导态的有效调控,进而发现了高温玻色金属态及其演化规律,并观测到玻色型奇异金属态的特征。

  • 2024/06/15

    电子学院彭练矛-邱晨光课题组在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二维晶圆集成的钇掺杂相变欧姆接触工程

    ​近期,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彭练矛院士-邱晨光研究员课题组在二维半导体集成工艺方面提出了“稀土钇元素诱导相变理论”,并发明了“原子级精准选区掺杂技术”,突破了传统离子注入掺杂结深无法小于5纳米的工程限制,首次将源漏选区的掺杂深度推进到单原子层0.5纳米极限,并基于二维半导体晶圆规模化制备出超短沟道弹道晶体管,实现了理想的欧姆接触和开关特性,有潜力构建未来更高性能、更低...

  • 2024/06/14

    江颖、王恩哥等在《科学》发文报道二维冰的超润滑现象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刘开辉教授、王恩哥院士等与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曾晓成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以原子级精度实现了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表面上二维冰的可控操纵和摩擦力测量,发现了二维冰和石墨烯之间的结构超润滑行为,并结合理论模拟揭示了其不同于传统超...

  • 2024/06/14

    北京大学与河北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hbmito crimson的新型荧光探针(其中hb一语双关,既代表超分辨染料的重要特性高亮度high-brightness,也代表染料发明地河北hebei)。该探针具有高亮度,卓越的光稳定性、脂膜荧光性和低sted饱和功率等特点。利用这种探针,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超过500帧的连续低功率成像,以40纳米的空间分辨率观察...

  • 2024/06/13

    汇丰商学院李凯长聘副教授合作研究入选金融学顶刊jf高被引论文

    该论文收集了美国环保署过去25年的污染排放数据,并与上市公司股价和会计报表进行匹配。实证结果表明,高污染公司相对于低污染公司持有较高的平均报酬率,溢价高达4.42%。这种污染溢价不能用现有的系统风险、投资者偏好、市场情绪、政治关系或公司治理来解释,而应归因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 2024/06/13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姜佟琳课题组受邀在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发表论文揭示敬畏独特性...

    自21世纪以来,诸多心理学实证研究揭示了敬畏的积极效应。为进一步整合理解敬畏的独特性及其积极效应,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邀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姜佟琳研究员课题组撰写关于敬畏的综述性论文。

  • 2024/06/12

    研究发现,全土壤增温会显著影响土壤总呼吸和异养呼吸,但是对土壤自养呼吸没有显著影响。

  • 2024/06/12

    生命科学学院jackson champer课题组在黑腹果蝇中鉴定到多个有着基因驱动高性能的生殖系特异表达启动...

    本研究旨在寻找和测试具有优秀驱动性能的cas9启动子,以助力高效基因驱动系统的构建。champer课题组构建并测试了11个不同的生殖系cas9启动子的基因驱动性能。结果表明,一些启动子(如rcd-1r和cg4415)可提高驱动转换率并降低胚胎抗性等位基因形成率。

  • 2024/06/11

    肖瑞平团队的工作揭示了乳酸及其受体gpr81在癌症恶液质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现肿瘤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乳酸通过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的受体gpr81,促进脂肪细胞的分解代谢,进而引起恶液质的发生。

  • 2024/06/10

    工学院王龙课题组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上发表高阶网络化系统博弈动力学研究...

    北京大学王龙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苏奇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lotkin教授合作,建立了高阶网络上的博弈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针对高阶网络,提出了博弈交互的通用矩阵表达形式,并基于这种形式导出了博弈个体在任意高阶网络和博弈结构下的收益表达式。采用高维溯祖理论,导出了高阶网络下合作行为演化的解析条件,并计算出了基于多种规模公共品博弈的合作演化阈值。

  • 2024/06/09

    工学院宋洁课题组研究成果入选cell子刊patterns封面文章,提出数据价值研究新范式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化数据价值研究范式,通过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价值输出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理论,实现了针对任务效用的参数更新算法。针对监督式数据价值计算中存在的不可微分性、采样效率低和次优性等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整合惩罚项的近端策略优化算法,有效解决了算法收敛性差的瓶颈,实现了在各种场景下数据价值的精确识别。

  • 2024/06/08

    化学学院陈鹏/樊新元团队报道用于原代生物样品研究的生物正交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cat-s

    他们在前期开发的线粒体靶向的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cat-prox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改造开发出新一代具有更高标记活性的硫代亚甲基醌探针,以适应更为复杂的原代组织的生物样品,从而实现了组织原代、甚至人体临床样品的线粒体蛋白质的原位标记(cat-s技术)。

  • 2024/06/07

    生命科学学院郭强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synaptophysin调控突触小泡生成与功能的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郭强课题组和斯坦福大学axel t. brunger课题组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of the synaptic v-atpase–synaptophysin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神经突触小泡膜上的氢离子泵v-atpase与突触素蛋白synaptophysin之间的相互作...

  1 2 4 5   选择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