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团队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targeted radionuclide therapy activates prodrugs for treating metastasis”的论文,研究揭示了常见的医用β核素驱动前药释放的潜力,并以[177lu]lu为例开发了铂(iv)前药的激活体系,应...
文章聚焦人工智能对传统中医药研究赋能这一主题,总结了过去二十几年来世界最大的中医药数据库建立、维护和更新过程,并且深入探讨了中医药数据库与人工智能在多个研究领域的整合应用,包括草药筛选、新药发现、诊断治疗原则、药理机制和网络药理学等。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秀丽线虫模型,模拟秀丽线虫的脑、身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使用目前最精细的线虫神经系统模型驱动线虫身体在液态环境中像真实线虫一样前行。这项研究不仅在神经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计算机科学和其他跨学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2024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蒋争凡教授实验室在plos pathogens上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zinc homeostasis regulates caspase activity and 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机体的锌稳态可以通过调控ca...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朱世琳团队和兰州大学刘翔团队合作,利用介子交换模型对强子分子态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11年预言的隐粲五夸克态被2015年、2017年lhcb实验证实,2012年预言的双粲dd*分子态被2021年lhcb实验证实,该实验发现的tcc(3875)粒子标志着首次观测到开道双重味多夸克系统。
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够批量生产大尺寸超光滑柔性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方法,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金刚石薄膜的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课题组在气动噪声、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智能控制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无人机赋能低空经济所面临的四个重要问题,研究成果作为comment论文于发表于《自然》期刊,这也是低空经济领域在《自然》发表的首篇论文。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魏进研究员与物理学院沈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过去5年面向gan基功率器件的频率瓶颈、可靠性瓶颈、耐压瓶颈这三大技术挑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攻克了gan基功率器件动态阈值稳定性难题,实现了高压桥式集成与低压cmos集成,实现了万伏级gan基高压器件。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蝴蝶物种多样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物种丰富度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南部的山区;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发现实际蒸散量(aet)是与物种丰富度相关性最强的环境变量,这表明水资源的可用性对蝴蝶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2024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在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functional elements of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through base editor screens”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敬畏通过“时间抽离感”(temporal distancing)这一中介机制,帮助个体从时间的角度“抽离”自身的情感反应,以更平和、理性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具体而言,敬畏让人们能以不偏不倚的心态处理事件,无论这些事件的情感效价如何。这一理论不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了验证,还通过社交媒体数据的大规模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模型的生态效度。
研究人员应用此前由该课题组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的oikawa课题组合作报道的biochemistry-based rule对roselipin 1a结构中聚酮单元9个未确定手性中心的绝对立体化学进行了预测,将roselipin 1a潜在的512种结构缩小至1种,得到roselipin 1a的聚酮长链的绝对构型。
2024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艳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bp bookmarks and preserves neural stem cell fate memory by orchestrating local chromatin architecture”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在神经发育过程...
团队将该方法进一步扩展用于电化学催化反应研究,发展了图论结构电化学,诠释了电催化尿素合成反应的机理,结合ai发展了基于图表示、图同构和机器学习的主动学习框架,可以实现从包含数百个中间物种反应网络中快速预测最优热力学路径的方法。
课题组利用土星探测卫星卡西尼号(cassini)上搭载的能量中性原子成像仪研究了土星环电流的长期分布特征,发现由超热等离子体(~24-230kev)贡献的环电流成分在空间分布和强度上存在近11年的长周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关联,提出太阳活动周期调制土星磁层中等离子体加速与输运过程的可能性。
近年来,以图像压缩感知、恶劣环境(如低光照)图像增强为代表的底层视觉任务因其实用性,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张健课题组近期在图像重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相关工作发表在tpami和ijcv。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长聘副教授jaehyuk choi的合作论文《用于定价百慕大期权的留一最小二乘蒙特卡罗算法》在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发表。
该成果突显了物候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动植物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不同营养级之间物候变化的不同步性及预测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新视角。成果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
2024年12月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课题组在国际主流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he arabidopsis ring-type e3 ligase tear4 controls seed germination by targeting rga for degradation”的论文,揭示了ring类e3泛素连接酶tear4通...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孟婧的合作论文“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the platform society: spatial agency in digital maps”在new media & society(volume 26, issue 12,pp. 7058—7080)发表。论文合作者为台湾大学助理教授蔡惠如和台湾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