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榜样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刘洛克: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凯发k8一触即发

| |

青春的榜样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刘洛克: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人物简介:北京大学中文系2001级本科生,现为该系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校合唱团副团长,中文系学生会文体部长。2004年,率北大六人组合获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组银奖;2005年,带领男声小合唱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曾经代表北京大学出访美国、欧洲四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担任独唱和领唱。从2007年起,担任“国家纳米中心合唱团艺术总监 ”。

<v:imagedata

北京的冬夜,康博斯西餐厅,昏昏黄黄的灯光中,透着点点亮光,静谧而温馨。在这里,记者有幸采访了校合唱团副团长刘洛克。采访完后,顿觉心内一片明朗,仿佛周围的灯光也具有了几分动人的穿透力,摇晃着四个简单的字:踏实为本。

人生契机:源于一次歌咏比赛

刘洛克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龙马镇的一个小乡村。小学时,刘洛克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不太爱讲话,但爱独自思考问题,成绩也很好,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小学六年级以前,他和班上的任何一个同学一样,和音乐谈不上任何的特殊关系。然而,上六年级的时候,一节音乐课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为了筹备县里将要举行的“小白铃音乐比赛 ”,音乐老师曹华清在各个班的音乐课上开始选拔参赛选手。试唱曲目是《我爱我的台湾岛》,每个同学都要站起来当着全班的面唱一遍。轮到刘洛克时,平时一贯不喜欢在人群里发言的他有点胆怯,但他还是鼓足勇气唱完了歌。就是这一次试唱,让音乐老师曹华清眼前为之一亮,也让刘洛克从此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音乐老师激动不已,大赞刘洛克嗓子好,当时就决定让刘洛克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的“小白铃音乐比赛 ”。

之后的几个月里,音乐老师开始了对刘洛克在发音方面的专业训练。可是,比赛的那一天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因为当天的中午吃了鱼,有鱼刺卡在了喉咙里出不来,所以比赛的时候,刘洛克唱到一半,就唱不下去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刘洛克仍然获得了三等奖。谈到第一次获奖的时候,刘洛克说,那是他最难忘的一次获奖经历,因为就是那一个小小的奖,让他从此找到了自信。

初二时,刘洛克再次参加“小白铃音乐比赛 ”,获得了一等奖。初三时,省里举行“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刘洛克拿下了一等奖。

连续的获奖经历,让刘洛克从此和音乐结缘。人生就是这样,一些偶然的契机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源于一次歌咏比赛,从此,刘洛克的人生和音乐分不开了。

自我定位:正确的人生抉择

高中时,刘洛克就读于县重点中学仁寿一中。高考时,刘洛克参加了北京大学的特长生提前招生考试,结果专业考核名列第一名。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刘洛克下定决心要考北大。但这一决定遭到了老师,同学和家人的一致反对,大家都认为报考北大风险太大,报考四川音乐学院比较安全。父亲不放心,最后竟然追到学校里,要亲眼看着他在志愿表上填上四川音乐学院才安心。然而,父亲前脚刚跨出校门,刘洛克就将志愿改了过来。结果,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回忆起那段经历时,刘洛克笑笑:当时想的很少,只是有一个念头,我想去北大读书,反正还年轻,这次考不上,来年再考。

大一的时候,因为对音乐的热爱,刘洛克每天都要骑车到中央音乐学院去听课,后来,有位教授注意到了他。当听说刘洛克是北京大学的大一新生时,教授吃了一惊。而刘洛克接着说出了更让他吃惊的话,他说:“我想转学。”教授在吃惊之余告诉他,像他这种情况“原则上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特别地喜欢音乐,也不是不可能”。因此,他建议刘洛克回去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再和家人商量一下。

这一次,刘洛克开始认真地考虑音乐在自己生活中应处的位置。经过一番熬人的思虑,刘洛克做出了一个慎重的选择,他决定将音乐视为纯粹的爱好。理由有三个,首先,他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开阔的,如果选择了音乐作为一生的事业的话,他的大部分时间将被音乐所占据,尝试其他事物的机会将会减少。其次,他担心如果将音乐作为专业的话,会因为有了压力而丧失了享受音乐的乐趣。再次,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表演,他觉得自己缺乏一个演唱者应有的那种强烈的表现欲。几年后的今天再次谈起往事,刘洛克仍然认为自己曾经的选择是明智的。

大学期间,刘洛克担任了北京大学合唱团的副团长。2004年,他率北大六人组合获第十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组银奖。当时,比赛之后就有公司要和他们签约,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天赐的好机会。然而,六个人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拒绝了唱片公司的邀请。理由是,在北大学习是难得的好机会,学生时代应该以学业为主。

2005年,刘洛克带领男声小合唱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同年,刘洛克和其他三个人组成的四人组合参加了《梦想中国》的海选,结果成为北京地区第一个拿到绿卡的选手。然而,在最后一轮决赛中,他们落榜了。这是刘洛克心中“一次最让人难忘的经历 ”,因为从参加比赛开始,他们四人组就认定了冠军肯定是他们的,因而对最终的落选有些难以接受。落选之后,他们总结失败的教训,认为是他们的和声唱法和《梦想中国》这档选拔流行歌手的节目风格不太相符。他们为此曾经尝试过改变演唱路线,比如老歌新唱,模仿国外流行乐坛歌手等。但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继续参加比赛的想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音乐是一种自我释放的方式,没有必要去迎合别人。

一生相伴:音乐是最好的朋友

当问到毕业以后会不会从事和音乐有关的工作时,刘洛克说,这并不重要,他在求职时并不局限于哪一个行业,他相信“干一行爱一行 ”这句话。至于音乐,那是他的一个老朋友,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生活,分不开了。平日里,他走路时会唱歌,看书时会唱歌,做事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哼唱。他说,“我就是很享受有音乐相伴的感觉 ”。

在所有的歌唱形式里,刘洛克最钟爱的仍然是民歌。大学三年级暑假的时候,刘洛克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回家乡收集民歌。“民歌是文化的精华,是劳动人民朴素情感的体现,包含了很丰富的生活”,刘洛克这样说。他在那个暑假里搜集了很多类型的民歌,包括来自石匠的“劳动号子 ”,来自农村妇女的“小号 ”,和来自婚宴的“婚嫁歌”等。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有搜集民歌的想法时,刘洛克说,自己就是出于一种对民歌的喜欢,而且潜意识里认为,如果这些民歌不被搜藏的话,再过几十年,恐怕就找不到了,所以有点心急,就行动了起来。他搜集的民歌至今保存在他的抽屉里,偶尔有空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听听,觉得很享受。

刘洛克说,在他的生活中,音乐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感动和乐趣。一次,去美国访问交流,因为之前训练太辛苦,到比赛的时候,刘洛克的慢性咽喉炎发作,医生强烈建议他休息。但刘洛克承担着个人独唱、男声五重唱、七人小组唱等多项个人和集体任务,他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到汇演的时候,他的嗓子发炎已经很严重,只好打封闭。辗转到美国马里兰大学演出的时候,他的嗓子终于吃不消了。在独唱《俄眉酒家》的时候,他的嗓子辟了音,唱到一半终于不能发声了。但就在这时候,台下竟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开始齐声大喊:北大,我爱你!站在台上的刘洛克,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激动不能自已。他说,异国他乡里,那一刻,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北大人有多么的自豪 ”。

在美国做出国访问演出时,还有一件事令刘洛克感触很深。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几乎每一场演出都要来看,他们的演出团到达洛杉矶,老太太就跟随他们到洛杉矶,他们的演出团到达纽约,老太太就跟着到纽约。还有很多中国留学生,生怕他们不习惯美国的饮食,每天都给他们准备早餐。刘洛克说,那一次访问,让自己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同胞之情 ”。

就是这样一份对音乐的痴迷,使得刘洛克在不经意间收获了很多的荣誉,让人不得不承认:成功,原来只是兴趣的副产品。

随缘随性:听从心灵的召唤

平日里的刘洛克,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激情的人。他喜欢爬山和徒步旅行,对手工制作、篆刻、中医也颇有研究。

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个旅行的计划:骑车从成都出发到西藏。为了此次计划,他苦练了三个月,每天下午准时到二体去锻炼三小时。不幸的是,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在将要出发的前一天,他骑自行车摔了一跤。因为这次意外受伤,他的旅行计划也破灭了。为此,刘洛克灰心了好多天。

他还曾经自己买零件配置了一辆赛车,总共花去二百多块钱,但性能相当好,陪伴了他好几个年头。

刘洛克说自己是一个随缘随性的人,做事情不太会计划。比如,有一次,周末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至凌晨两点多。他突然觉得很想去旅行,于是就向其他人提议,结果大家一致响应。于是,几个人回宿舍收拾了一下背包就去了北京西站,到了站口才突然想起来还不知道去哪里呢。有人提议说去五台山,结果,大家就买了去五台山的票。这些事情,后来都在朋友间成为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

刘洛克的人生信条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机会一定如影随形。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懂得生活的细部之美,能够将自己积极地嵌入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有人说,上帝是保护敏锐的人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望着眼前的这双充满灵性的大眼睛,我不由地竟想起了这句话。(文/宋美凤)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