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北大研究生教育先驱-凯发k8一触即发

| |

史海钩沉:北大研究生教育先驱

编者按:自1917年《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第一则研究生招生启事至今,北大研究生教育已走过90年的历程。在纪念北大研究生教育90周年之际,北大新闻网特刊登纪念北大研究生教育九十周年系列文章,以回顾北大与中国研究生教育同行的九十年。


蔡元培:北大研究生教育之父

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蔡元培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各门相继成立9个研究所并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蔡元培看重研究所的理由有三:“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二是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他始终强调大学教育的成败与研究所的有无息息相关。

1921年12月,蔡元培提出《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组织大纲》。决定:“本校为预备将来设大学院起见,得先设研究所。研究所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学、外国文学四门,由学校斟酌情况,先后设立之。”

直到1922年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正式成立,北大的研究生教育真正走上了正轨。蔡元培认为研究所的设立“乃中国大学教育成熟的标志”。他终生强调的“大学不只是培育人才,更是师生共研究的机关,需时时有新的发现和发明”的主张得以在北大实现。(张海华)

胡  适: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胡适与北大研究生教育的不解之缘是在1917年至1926年间,在这期间他曾担任过北大哲学门、英文门教授,研究所哲学门、英文门主任,代理教务长,校评议会委员等职位。

胡适既是风靡知识界的学者,亦是秉持教育理念的教育改革实践者。1918年9月,胡适出任北大英文门研究所主任,并担任了《北京大学月刊》的主编工作。他除了忙于学术之外,还直接参与了各科各门研究所的设立工作以及《奖助学金条例》的起草。

1917年年底,北大开始研究生教育探索,而提议开设研究所“以使本科毕业生继续从事较深的专门研究” 的,正是胡适。他在多次讲演中,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1922年,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正式成立,胡适为研究所委员。在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胡适被公推起草《国立北京大学助学金及奖学金条例》。(季芳芳)

张申府:将罗素引入中国第一人

张申府,原名张崧年。北大研究生教育创办的第一年,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被招收为第一届研究生。
张申府1917年以助教的名义留北大教预科数学和逻辑学,同年考上北大研究生。“研究科目”填写的是“逻辑学史、二程学说、佛教哲学”。北大的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宽松且基本听从于学生的兴趣。
在北大时张申府先后翻译了大量罗素的著作,他成为把罗素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除了学术之外,张申府在李大钊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种新思潮运动。1920年,张申府结束了自己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北大求学时光。之后他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虞立琪)

冯友兰:北大最早的“研究生”

冯友兰是北大哲学门研究所的第一批学生,堪称北大最早的“研究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规定本校高级学生经主任教员批准合格,可以加入研究所。冯友兰已升入大学三年级,课业成绩卓著,他积极地参与到研究所的学习、研究中。

冯友兰选择欧美最近哲学之趋势为研究科目,导师胡适;逻辑学史,导师章士钊;中国名学钩沉,导师胡适。各研究科目每周活动一次。

冯友兰这样总结在北大哲学门三年的生活:“三年收获很大。在第一阶段,我开始知道,在八股文、试帖诗和策论之外,还有真正的学问,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在第二个阶段,我开始知道,于那个新天地之外,还有一个更新的天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当时觉得是更上了一层楼。”这“第二阶段”,正是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及成立研究所之后。(李  响)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日刊》:见证北大研究生教育发端

发刊于1917年11月16日的《北京大学日刊》(现《北京大学校报》),和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一样是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创办的。从90年前的文字中依稀可见当年北大研究所初创时期的方方面面。

北大研究生教育的初创时间,有一说是自1922年起,而从1917年的《北京大学日刊》来看,研究所的准备工作在《北京大学日刊》发刊之前就已经有了初步进展。

1917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一号上发表的哲学国学门招生通告被视为北大研究生教育的起点。
从这则启事中不难发现,制定研究所规程和大部分研究员的报名工作在此之前已经进行,只是借《北京大学日刊》发刊来召集会议并扩大招生。

该刊于1917年11月22日至1918年3月22日先后刊登各研究所研究生名单,各研究所章程、组织结构和准备会议、科目及任课教师情况、研讨以及各种学术活动的通知等等。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可以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略见一斑。

散见于《北京大学日刊》的这些记录,不仅是北大研究生教育初创时期的见证,还展现了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是如何在实践中摸索前行的。(张海华)

《北京大学月刊》:中国第一本学术期刊

1919年1月7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启事:“月刊形式已由研究所主任会公决,全用横行并加句读问命等记号……”对中国第一本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月刊》的样式面貌进行了初步描画。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写到:“大学是共同研究学术的机关。”1919年1月第一期《北京大学月刊》便显现了相当的学术功力,在国内外引起反响,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动联系北大合作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学术期刊,开创了中国大学研究型学术刊物发行的先河。(方怡文)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