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榜样北大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何林:走在理论与实验的钢丝上-凯发k8一触即发

| |

青春的榜样北大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何林:走在理论与实验的钢丝上

这个实验太吸引人了——如果能够证明这个实验的材料的反常现象由超导引起,则意味着发现了新的高温超导材料,那就是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不过,最终的结果让他们有些失望,因为该材料虽然出现了类似于超导体的抗磁性,但并不是他们所猜测的超导。就这样,在实验与理论之间寻找合理的解释,寻找发现的快乐,何林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进入了攻博的第四个年头。

<v:imagedata

  
    割舍不下的物理情结
 
    酷爱物理,而且发自内心地喜欢物理研究,有所发现就会感到由衷的快乐,这是短短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何林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位来自湖南长沙的北大博士生,似乎天生就与物理有不解之缘,然而,命运有时候总是带有些作弄人的味道——高考时何林的物理考了146分,接近满分,却还是与报考的中国科技大学失之交臂,最终调剂到一所师范大学。一开始,何林也有过彷徨和迷茫,不过,在经历人生短暂的低谷后,他重振精神,最终考取北大的研究生。
 
    回忆考研的日子,何林感慨颇多。因为在考研的日子里,有同学劝他保研算了(按照他当时的条件也可以保研),何必吃这个苦,而且还极有可能考不上呢!何林却默不做声,依旧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早晨6点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宿舍。而当时的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学校经常提及的模范校友(长江学者、北大特聘教授)才是他追求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以杰出校友作为激励的精神动力下,他基本上是自学了两门考研的专业课——量子物理和固体物理。最终,泡图书馆、为找资料而四处奔走的辛苦与劳累没有白费,何林如愿以偿进入北大读研。
 
    虽然一路艰辛走来,何林还是觉得考研有很大的收获。一方面是查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自己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广泛收集资料、快速阅读、敏锐捕捉核心资料等基础。另一方面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研究物理的信心。
 
   天赋与勤奋的叠加效应

 
   进入北大读完专业课程后,何林开始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而这时候,正逢导师陈晋平开创纳米材料的磁性研究方向之初,何林与本组的其他同学在实验、模拟和理论三方面同时开展工作,主攻的研究方向为纳米磁性和超导。
 
    作为一个处于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何林深知磁学是块难啃的骨头,要想出成绩,就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和大量的时间。因此,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实验结果,他不急不躁,广泛查阅资料以及与组内同学、老师讨论,有时,这样的过程会持续一年才能找到答案。这方面,何林表示,对北大丰富的资源感到很满足,“有问题,可以找很多导师去咨询甚至探讨,实验设备也不错,基本上能满足需求”。
 
    正是源于这种耐心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何林的科研从不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
 
    以磁学翻转理论的neel-brown模型为例,这个由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奈尔和微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在研究磁翻转的过程中共同提出的著名模型,作为磁学翻转理论的基础理论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新的实验中,温度变化显著的情况下,却出现了模型所不能解释的实验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实验现象,何林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小心而又谨慎的推敲,从实验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验,研究了温度变化对磁反转的影响,从而得到了更加普遍的磁翻转理论。
 
    对此,导师陈晋平称赞有加:“何林展现了他适合作科研的条件,对于新的现象,他经常有深入、独特的理解。”他们合著的论文刊登在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physics review b上,阐述了对磁学翻转理论的推广过程。
 
    然而,天赋并非一切,何林在敏锐地捕捉身边的每一个科研焦点的同时,还需要用比别人更多的勤奋来完成实验、推理等步骤。
 
    “实验室的仪器大家都要用,我要多作实验就得利用非正常工作时间。我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这种时候完成的。”何林所谓的非正常工作时间,其实是早晨六点到八点同事们没来上班以及下午五点一直到凌晨同事们都下班的时间。在工作中,何林一丝不苟地按照导师的严格要求,每一个步骤都会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我们作的每一个实验都可以在记录本上找到。”
 
    两年多来的勤奋努力使得何林的成果颇丰:已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且都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期刊。理论上,何林将磁学翻转理论的neel-brown模型推而广之,使该理论能更好地描述在纳米磁性实验中出现的新现象,进一步相关理论的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的结论并在整理中。
 
    对于取得的这些成果,何林很谦虚,只是觉得自己能在研究中有新发现就很满意了,要说别的,他认为就是“对自己科研的眼光比较满意”。
 
    零经费下的快乐打拼
 
    成果颇丰的后面,何林却很少向人提及困难之处。
 
    今年9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奖学金一万元的奖励,对何林来说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因为这是对他前面三年努力的肯定。
 
    原来,纳米材料的磁性研究方向是陈晋平老师新开创的研究方向,很多地方都靠最初学校给的科研启动资金。然而,这点资金毕竟有限,可一时间没有现成的科研成果用来申报课题。除了实验室带本科生科研会有学校的少量的经费补贴,加上一些论文奖励等,实验室基本上没有其他的经费来源。
 
    然而,经费上的短缺,却没有让何林陷入困境,反而积极寻找其他途径解决。比如,实验材料短缺,他们就想办法找人合作,对方提供相关新材料,他们给出材料磁性的研究报告。文章开头提到的他们为之测试新材料的实验室很快就成为了何林的凯发k8一触即发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学科交叉的优势,我们也很乐意这种合作!”何林说。在做计算模拟分析工作时,没有专门的高端计算机,何林他们就用平时使用的最一般的电脑,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目前,实验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要想摆脱零经费的状态,何林表示还有些“遥远”。因为实验室要等到明年3月份申报课题,即便申报成功,也要到年底才会下拨经费,而那时候何林已经快毕业了。
 
    对于“遥不可及”的经费,何林却是一脸的笑容,似乎那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实验室的快乐打拼。此前何林还放弃了一次全额奖学金赴剑桥留学的机会,也是考虑当时的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如果自己就离开,团队的研究工作就无法继续下去,无疑亲手拆散这支队伍。而对于相处愉悦的小组的师弟们,他认为“这些队员都是我的好兄弟,我得对他们负责,我想让他们的努力有所收获”。
 
    “作实验研究,必须有合作的精神,何林能够团结几名本科生,形成一个战斗能力非常强的小组,我认为这是他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原因。”导师陈晋平的评价让何林听了非常高兴。(文/赵鹰 李玉磊)

 

编辑:知秋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