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教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教授、副校长张锦院士,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siddharth chatterjee),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以及来自全国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的30余位院士、全国70余家环境院所领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和师生代表出席大会。大会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倪晋仁院士、张远航院士主持。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传承·创新”,旨在回首50年来北大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展望全国环境学科的未来前景,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凝聚共识、贡献力量。开场视频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北大环境学科50年所走过的峥嵘岁月。
张锦指出,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建设环境学科的高校之一,在唐孝炎先生、叶文虎先生等前辈们的带领下,北大环境学科开拓了多个第一,在我国环境学科建设历程中发挥了领头羊作用。近年来,北大环境学科聚焦前沿重大科学问题,争做北大新工科建设的排头兵,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为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深度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大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涵养环境学科新的生长点和增长极,争取率先跻身世界顶尖环境学科行列,为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锦致辞
董保同指出,1972年我国派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翻开了中国生态环境事业新的篇章,同年,北大唐孝炎先生、叶文虎先生开启了我国环境科学的系统研究和教学。5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北京大学环境学科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发展壮大,为生态环境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希望北大环境学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入学习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学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生态环境人才培养上取得新成就,在深化生态环境国际交流合作上开创新局面,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董保同致辞
常启德高度评价北大环境学科长期以来为全球环境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联合国驻华系统将继续同中国政府、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联合国其他会员国保持密切合作,在2021—202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探索环境科学领域的创新凯发app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常启德致辞
首任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曲格平先生向大会发来贺信,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贾峰代为宣读。曲格平在贺信中对北大环境学科50年的发展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并深情回忆了彼时与北大合作共事期间结下的深厚友谊。他希望北大环境学科以此为新的起点,传承创新、力行致远,勇立潮头、开拓进取,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凝练更多智慧,为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北大环境学科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不可或缺的支持与帮助,双方在长期的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过程中彼此支持、密切合作。他期待双方未来能够继续保持密切合作与友好交流,紧扣国家需求,共同推动国家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聚焦全球发展,共同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金南致辞
兄弟院校代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刘毅教授指出,百年来,北大和清华比肩而立、荣辱与共,兼容并包、厚德载物;半个世纪以来,北大环境学院和清华环境学院弦歌不辍、砥砺同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两院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密切合作、紧密交流,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强而载物,取兼容以开新,携手并肩、踔厉同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毅致辞
为感谢和铭记先辈们为北大环境学科作出的突出贡献,本次大会特设立“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特殊贡献奖”,授予唐孝炎教授、叶文虎教授。郝平、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教授为两位老师颁奖并赠送纪念品。
颁发“北京大学环境学科50周年特殊贡献奖”并赠送纪念品
唐孝炎领导开创了我国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研究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和领军人。叶文虎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环境风洞,开创并推动了我国最早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唐孝炎在发言中向50年前并肩作战、共同建立中国第一个环境化学专业的老师同学表示怀念,向50年来为北大环境学科发展壮大而艰苦奋斗的几代师生和长期以来为环境学科提供指导、支持和合作的领导、兄弟单位表示感谢。
唐孝炎发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院士作大会主题报告,讲述了北大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面向未来的思考。他表示,北大环境学科经过50年的求索与积累,已全面建成了具有北大学科交叉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环境“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环境学科体系。近年来,北大环境学科聚焦重大基础科学前沿,持续打造环境科技创新全链条,以坚实的基础研究支撑国家区域流域环境治理、履行全球环境公约。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中国与全球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当其时、势在必行。展望未来,朱彤呼吁加快发展“环境 ”学科群共同体,构建交叉融合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全球保护环境的共同行动,为推动全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贡献智慧力量。
朱彤作报告
面向新任务新要求,全国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60余名院士、60多家高校环境相关学院与研究机构共同研讨形成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的倡议,提出:拓展环境学科内涵,发展“环境 ”学科新范式,提升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快形成全过程创新链,推动绿色科技交叉创新;支撑全球发展倡议,发起保护地球共同行动,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学生代表、2019级本科生夏千淞现场宣读倡议书。
嘉宾交流发言环节,与会学者回顾了与北大环境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技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密切合作过往,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发展、全球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话环境学科的未来发展。
与会人员合影
北大环境学科的50年,是中国环境保护50年的深刻见证,也是全球环境50年的历史缩影。而今踏上新征程,北大环境学科将继续与国内外环境界同仁一道,以更坚定的步伐、更有为的担当,扎实推进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