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7部专著,其中66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系范晓蕾长聘副教授的著作《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
内容简介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约42万字)所研究的主题“汉语的功能词‘了’”被业内称为汉语语言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相关文献汗牛充栋,聚焦于此主题的博士论文在过往四十年内就不下百部。
本书首要目标是发掘语言事实,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尽力充分观察描写普通话词尾“了1”和句尾“了2”的分布规律和语法作用。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了1”的使用受制于多项语法因素,本书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前提下逐一梳理每项语法因素对该词的制约作用,由此得出一系列有规律的等级序列。
本课题的焦点关注于“了1”“了2”的意义是什么。本书对“了”的语义分析法提出了如下主张:撇弃传统上分析汉语助词惯用的寻找“统一性意义”的思路,充分考虑助词的功能存在“多功能兼多特征”的潜在可能。本书的结论证实了这个逻辑可能,普通话的“了1”“了2”被发现存在梯度异质性,它们句法性质上呈现出“动相补语→助词”的变异连续统,这就是“了”的梯度异质假设。本书的语义分析也支持雅洪托夫(1958)以来提出的两个“了”是时体混合标记的观点。
作者的此项研究缘起于对河北邢台话“了”类词的观察。邢台话的“了”类词分为“咾”和“囒”两个变体形式,作者便致力于描写“咾”和“囒”的出现条件,终于整理出每项语法因素对“了”两变体的制约方式。方言语料就成为本书论证普通话“了”性质的间接证据。可见,汉语方言现象对于解决汉语语法的旧问题及开拓新问题是多么重要!
普通话“了”的语法异质说存在被证伪的可能。本书论证“了”梯度异质假设的主要依据是:“了”在不同的语法环境中分布状况及语义效果很不同,这种语法表现的变异性只能归结为“了”自身的特性使然。或许,未来有研究能将“了”因环境而异的语法表现成功地分析为其他因素所引发的效果,那么共时上“了”的语法性质就比本书所说的更单一。作者强调推翻“了”语法异质说的证据方向,希望更多同仁来深入剖析该词的各种细节现象以推动本课题的进展。研究者应对任何结论都持开放的态度,工作的重心在于观察的充分度和论证的严密性。
本书获得2022年度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特优奖,过往获得此奖的知名语言学者有北京大学教授汪锋、日本爱媛大学教授秋谷裕幸、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思颖等。
作者简介
范晓蕾是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博雅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语言文字学),主攻虚词语义分析和方言比较语法,研究特色是普通话的研究侧重引入“方言比较”的证据,并偏向从汉语事实中推导“世界语言共性”的规律。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汉语情态词的语义地图研究》《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曾获全国汉语方言学会“青年学者论文比赛”第一名(2013)、中国语言学学会“罗常培语言学奖”二等奖(2018)、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2020)、纪念李方桂先生中国语言学研究学会“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特优奖(2022)、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已公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