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7部专著,其中66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系葛晓音教授的著作《杜诗艺术与辨体》。
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着重讨论了宋元明清诗论家对杜诗评价的分歧,以及杜诗艺术地位升降的曲折历程,总结了历代杜诗评议中的三大争论焦点;第二章深入阐发了杜甫“诗圣”的形象提炼;第三章辨析了杜甫“诗史”叙述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不同诗体中的不同处理方式;第四章主要从七言古诗的辨体和风格着眼,分别阐发杜甫在七古艺术表现方面的创造性;第五章重在讨论杜甫五律的“独造”和“集大成”的艺术特征;第六章论证杜甫七律被明清诗家公认为“变格”的深层原因,在于对初盛唐七律创作传统和体式结构的突破,使七律在体调和表现上与七言古体得到明确区分;第七章主要探讨杜甫五绝和七绝对盛唐风貌的背反,尤其是七绝如何在恢复早期表现传统的同时,又突破前人所谓的某些禁忌,以各种“创体”辟出新径;第八章探索杜诗某些奇特的表现效果和超现实想象的思路及原理;馀论部分指出杜诗的艺术实践及成就与其诗学理念密切相关。
观点和方法创新:宋元明清的诗论虽然都有很强的辨体观念,能根据诗歌分体讨论杜诗,但对诗歌的“正变”各有定见,加上门户之见的影响,由此产生不少争论和偏见。而现当代的杜诗分体研究虽多,又往往不能说清杜诗艺术与其体式原理的内在关系,对于杜甫在诗歌体式开拓创新方面的意义尤其认识不足。本书对杜诗各体引起争议的历史原因和焦点问题作了正本清源的辨析,从杜诗的创作实践中提炼出多个研究的新视角,如功能转型、节奏推进方式、想象方式、抒情脉络、句脉转折、表现层次、创调原理等,系统讨论了杜诗艺术与辨体的内在关系和原理,在方法上尚属首次。因而,每章都能藉此解决一些相关研究中长期悬而不决的疑难问题,并且全面深入地揭示了杜甫对诗歌体式的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本书以杜诗体式研究的8篇专题论文为骨干,发表后即得到多种研究综述文章的推重,其中《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于2012年6月获《北京大学学报》第九届(2009—2011年)优秀论文奖;《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转载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2期,以及《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从五排的铺陈节奏看杜甫长律的转型》转载于《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10期,以及《新华文摘》2015年第21期“论点摘编”;《从五古的叙述节奏看杜甫“诗中有文”的创变》被译成英文发表于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中国文学与文化》(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vol.2,no. 2,nov.2015, pp.481—514)。
获奖情况:2024年本书获教育部第九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已公示)。
作者简介
葛晓音,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博雅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六朝隋唐诗歌。曾出版专著《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唐诗流变论略》《杜诗艺术与辩体》《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等20余种,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篇论文获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优秀论文奖,专著《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等先后获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2017年)。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