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古典学研究丛书 | 刘玉才:《<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凯发k8一触即发

| |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古典学研究丛书 | 刘玉才:《<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

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4部专著,其中64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系刘玉才教授的著作《<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

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十三经”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人文文化的最重要的原典,流传时间与空间之广可称中国古典文献之最。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广罗善本,延纳学界菁英,备列诸本异同,广采清儒校经成果,纂成《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校勘记》是现代经学研究绕不开的一部著作,起着研究必备工具书的作用,堪称经典文本校订的典范之作,迄今恐尚无出其右者。《〈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一书以《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为中心,对有关此书的编纂缘起、编纂过程、后续修订等问题分经、分章进行专题论述,并以微见著,管窥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经学原典——“十三经”的刊刻流传过程及对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微影响。全书分为十四章,附录三篇。

观点和方法创新:本书是在整理基础上对《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进行的综合研究。阮元开局校经作为清代重要的学术工程,厘清其缘起经过、运作规程、成就不足,于今日经书整理和经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作为清代最为重要的经典校勘成果,广受赞誉,但亦不乏版本缺失、校例不一、质量参差等项问题,对此前人已有不少讨论,只是缺乏以文献梳理为基础的系统考察,流于失之片面的批评。本书以新发现的李锐分校《周易注疏校勘记》稿本和誊清本为切入点,就参与其事的学术群体进行综合考察,关注其参与者的学术取向、学术评价和学术交游,探讨他们各自校经的成就得失,对某些似是而非的学术问题作出澄清,并分析校经成就与乾嘉之学的互动关系,阐述其学术史意义。本书还立足于文献学的传统治学理路,对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条目进行全面的梳理,考察其版本依据与文本来源,并进行归纳分类和量化统计,总结校勘工作的流程与《校勘记》采录文献的幅度,从而客观揭示《校勘记》的特点,有助于学界重新认识阮元《校勘记》的成就与不足,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上获得启示。

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本书依托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优秀成果结项,《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整理本荣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本书部分篇章曾在《国学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岭南学报》《中国经学》《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等学术刊物发表,提出了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在学界产生积极反响。本书多采用文本细读、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并能以具体学术氛围与整体学术史视野予以观照,为经典整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古典文献学研究,特别是经学研究,都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史哲》主编、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杜泽逊认为“该书对十三经各书的版本源流及校勘史作了系统总结,显示出很高的学术水平”。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敦和讲席教授虞万里认为“该书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现,也是当今继承传统文化,有效利用《校勘记》的最佳参考”。

作者简介

image2.jpeg

刘玉才,山东五莲人,198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重点教材建设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成员、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汉学研究通讯》主编、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副主编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和东亚文化交流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整理研究”“两汉经学佚籍的新辑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整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儒家经典整理与研究”等课题。独撰与合编的著作有《清代书院与学术变迁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传承与新变》《莽苍园稿》《从钞本到刻本——中日论语文献研究》《经典与校勘论丛》《〈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研究》等30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等多项奖励。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e308105773af410bb937b7be2bd22c21.png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