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8日,第一届“人工智能与中国国际关系学”实验室联合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论坛由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数据与计算实验室、外交学院外交谈判模拟与数据分析实验室联合发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利坚大学等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发言。来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社、学术期刊、智库等单位的40多位官员、研究人员和师生出席论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代表学院致辞,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出席开幕式。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主持开幕式。
唐士其在致辞中强调,在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资源和强大的研究方法。过去,数学和统计工具是主要的研究工具,但由于其严格的规则和对抽象或平均的关注,引发了很多争议。如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研究“可能性”的人及其组成的“可能性”的社会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逐渐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共同努力在人工智能赋能国际关系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突破。他强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将汇集多方力量推动数智国际关系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学术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主任庞珣担任主持。本次论坛的主旨演讲嘉宾为政治学方法研究领域标志性期刊political analysis主编、政治学方法国际学会会士和前主席、美利坚大学杰出教授jeff gill。jeff gill在报告中回顾了社会科学领域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的3次“范式”冲击,分析了算法、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应用如何对社会科学研究者学术思维和研究方式产生深刻改变。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学术既有规范带来了挑战,社会科学将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发生范式性变化。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论坛进入题为“人工智能国际关系新议题”的主题学术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担任主持人,共7位发言嘉宾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入讨论。外交学院特聘教授、联合国全面禁核试条约组织原司长李根信结合外交实务工作需要,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提升全球治理外交谈判方面的潜力。他期待北大、清华和外交学院等实验室在这一方向上紧密合作,通过充分利用ai技术为全球性挑战和多边合作提供智力支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陈济冬以中国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领域中的积极探索为例,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成果,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提升和扩展治理能力方面的中国经验及其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何晴倩聚焦人工智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强调ai在提高数据精确性和公众参与方面的优势,分析了人工智能帮助监测和分析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展望了ai将对治理参与者之间关系和合作模式的改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北大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项目主管祁昊天展示了其团队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影响和挑战研究项目,讨论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战争性质和各方关系,分析了ai技术的军事运用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管控思路。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唐新华研究员以广岛人工智能倡议为切入点,分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发展和挑战,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标准制订和基础设施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苏若林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在国际安全和政治中的风险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在数据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挑战,呼吁对人工智能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有效管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吴限研究员对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合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集中探讨了两国在全球治理和标准制订中的冲突和分歧,提出了“去风险化”的缓解方案建议。
第二场学术研讨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国际关系研究‘新方法论’”,由《国际政治研究》期刊编辑部主任庄俊举主持,共5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报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的顾超助理教授和刘燚飞博士介绍了其团队正在进行的主权人工智能研究项目,从科技政治学角度剖析了主权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在全球技术政治中的地位,比较了不同国家在ai发展中的自主性和控制权问题,探讨了ai技术如何影响国际政治和社会结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漆海霞以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国际战争模拟和预测的研究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模型在国际安全研究中的工具性潜力,展示了ai技术如何改变了国际安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视角。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王熙的报告对机器学习的不同阶段和路径进行了系统性比较,解析了不同技术对社会科学问题的赋能方式,认为仿真和预测并非ai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指出社会科学家需要对贝叶斯网络等结构因果模型的重要性加强认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杨峰介绍了研究中心在探索ai赋能学术研究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与国际关系研究相关的问卷调查、文本数据和实验数据的获取问题,指出大语言模型等ai工具在数据生成、数据合成和数据增广方面的潜力。来自同一中心的长聘副教授周羿进一步探讨了ai在测量民众对外国主观态度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利用ai技术对民调和社交媒体数据进行的系统性分析,提取、测量和预测了公众态度,展示了ai和自然语言处理在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第三场研讨的主题为“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路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长聘副教授、《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编辑部副主任李隽旸主持,5位发言人进行了相关主题的分享。哈佛大学政府系博士生刘琪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分享了ai快速发展对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影响,介绍了生成模型等新技术在数据收集、清理、分析以及学术阅读和写作方面如何提升了学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效率,但ai对博士生学术成长的中长期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漆海霞指出,ai的发展显著改变了国际关系学领域各种所需能力的权重,她呼吁未来学者注重培养深度思考和价值判断能力,以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论坛特邀了外交学院的两位本科生崔奇凡和孙一平,分享了他们在全国大学生外交谈判大赛中使用ai来设计外交谈判模拟场景的经验,介绍了ai在提高模拟谈判专业性和仿真度方面发挥的作用,认识到提升人机交互技能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学系教授、外交谈判实验室主任熊炜分享了在“外交谈判”课程中引入ai的经验,指出ai技术助力了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战略思维。
在每场主题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就发言人的观点和论据进行了热烈又富有建设性的评论和讨论。
在论坛闭幕式环节,张海滨总结了会议研讨成果,充分肯定与会嘉宾的贡献,并分享了他本人在北京大学从事大数据和ai研究的经历和合作经验,强调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国际关系和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巨大潜力,认为跨学科研究对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康涛代表学院致闭幕辞,对与会者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从国家战略高度肯定了会议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思想成果,展望了ai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他希望国际关系实验室在推进ai赋能学术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创新性学术机构的作用,通过推进跨学科合作和人机协作迎接数智时代的到来。
与会嘉宾合影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