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4部专著,其中64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杨德峰教授的著作《趋向补语的认知和习得研究》。
内容简介
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本书共八章,第一章是“绪论”,全面梳理、总结了学界趋向补语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是“简单趋向补语的对称和不对称”,对“来、去”“上、下”“进、出”三对趋向补语意义和句法上的对称和不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了这些词语的意象图式以及它们的意象图式与意义和句法分布上对称和不对称的关系,指出意象图式是决定意义和句法分布上对称和不对称的根本原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对称和不对称”,对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六对复合趋向补语意义和句法上的对称和不对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了这些词语的意象图式,探讨了它们的意象图式与意义和句法分布上对称和不对称的关系,指出它们的意象图式也是决定意义和句法分布上对称和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并论证了这些词语的标记情况。第五章是“‘vc了’和‘v了c’的对称和不对称”,全面分析了这两种结构句法、语义、功能上的对称和不对称,并对用于将来的“v了c”从历时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剖析了该结构现在消失的根本原因。第六章是“vc1c2带宾语及其认知解释”,指出“vc1c2”带宾语构成的各种格式存在着范畴化现象,分析了各种格式的认知特点等。第七章是“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该章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英语、朝鲜语和日语母语者习得趋向补语各种格式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指出了不同的母语者习得各种格式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挖掘了出现各种偏误的原因。第八章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意象图式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创新之处:一是理论上,本书首次系统运用lakoff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趋向补语的语义、句法分布上的对称和不对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为意象图式理论提供了跨语言的证据。二是对意象图式理论做了一些补充或修正,提出路径和路径的起点之间也存在着转换。三是发现了一些新的语言事实,指出“vc了”和“v了c”是两种句法功能、语义、语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四是提出了一些新见,认为“vc1c2”带宾语构成的格式体现了不同的扫描认知方式,而不仅仅是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学术影响:本书中的大部分章节都以单篇论文的方式在cssci期刊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截至2024年6月13日发稿时,第一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动趋式研究述评》为题刊载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2期),知网显示下载2486次,引用119次;第五章分别以《“动 趋 了”和“动 了 趋”补议》和《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为题刊于《中国语文》(2001年4期)和《语言研究》(2002年1期),分别被下载1516次和1254次,被引用66次和59次;第六章以《“时间顺序原则”与“动词 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句式》为题刊载于《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3期),被下载2983次,被引用80次;第七章第一节以《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为题发表于《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2期),并收入中国人民大学的《语言文字学》(2003年9期),被下载7440次,引用310次。
个人简介
杨德峰,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博士后合作导师、学科带头人。曾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副词研究》《趋向补语的认知和习得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和语法教学研究》《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汉语与文化交际》等专著、教材、辞书等20多部。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