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凯发k8一触即发

| |

经济学院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紧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7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经济科学》编辑部,在学院“党员之家”举办“学习全会精神,共谋发展新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与会专家学者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就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对外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四个面向”,为破解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进改革走深走实而贡献智慧,为培养信念坚定、技能过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躬耕奋斗。

平新乔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系统的首要部署,并把这一部署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就指明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前者保障着后者的实现。而且,在我看来,这种保障地位,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保障,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实现的。

为什么这样说?这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固然具有中国特色,但其不会不具备世界上现代化过程的一般特征,这就是从1800年左右开始的在一些国家里率先发生的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长期持续增长为特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过程。这种长期增长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未发生过的,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才发生的。迄今为此,在所有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里,无一不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其基本的制度前提的,没有一个现代化了的国家是主要依靠政府、不依靠市场经济体制而达成现代化的。在20世纪30—80年代,苏联曾经有过不依靠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依靠政府来实现现代化的实验,但是这种实验最终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从晚清开始断断续续地做了一些现代化的工作,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没有明确以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有时甚至取消市场经济机制,使得现代化过程一直受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在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下,中国才在40年的时间里做完了别的现代化国家200年做成的现代化事业,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之前。中国如何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挑战,从2021年开始,中国已经在“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前徘徊了整整3年!靠每年4%—5%的增长率只能与世界银行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每年4%递增速度保持同步,我们只能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国家”里。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道路,而巴拉沙-萨缪尔逊定律告诉我们,汇率升值得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基础。因此,中国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要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杜丽群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教授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明确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会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目标,从“一个深化”“两个完善”,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一方面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践路径;另一方面为更好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深了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理解。

首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新的内涵,它不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而且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质和文化底蕴。这一理念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提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方面它的形成是基于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再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目标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它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摒弃和超越,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成就的科学概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

郑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

把握好民生保障改革的理念、重点和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六个坚持”“七个聚焦”、十四个方面重要工作,要求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七个聚焦”之一是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求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具体改革任务包括五项: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二是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是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比,本次《决定》既有延续又有拓展。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替代“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更加突出民生保障。第二,在继续强调深化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明确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突出了在人口发展关键转折期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下一步民生保障改革要把握好理念、重点和方向。一是改革理念上,对于民生保障中较为成熟的部分,应更加强调量力而行;对于较为薄弱的环节,应更加强调尽力而为。二是改革重点上,应更加突出民生“三性”,即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解决好人民“三最”问题,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改革方向上,应加大力度弥补农村居民、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的民生保障短板。

吴泽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经济学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

2024年7月15日—7月18日,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深入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问题,指出“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谋定、谋深、谋变、谋强。在改革方略上的重要指示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国式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全会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贯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并对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改革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政府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对外开放、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建设、国防军队现代化等重大课题。

其中,坚持系统观念的深刻见解充分反映出党中央的卓越治理智慧。在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简单片面的“一刀切”政策必然导致额外社会治理成本,甚至影响社会组织系统的正常机能。因此,在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啃硬骨头”难题的改革深水区更加需要注重系统性方法,从全局出发,整体规划,逐步推进。这既离不开基于国家宏观整体的深刻洞察、也离不开对于地方社会经济运行实际的敏锐感知。近年来,优秀的改革案例与探索经验竞相涌现。在《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联动”“系统”“整体”等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各地方基层组织在组织激励(内蒙古自治区“系统构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全要素全链条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临沂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造生态修复保护“沂蒙样板”)、社会社区治理(江西省吉安市“创新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联动发展”、重庆市黔江区“‘五社联动’新格局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等各个领域均作出积极有益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其他地域借鉴经验,攻关克难提供重要参考,充分展示出基于系统治理观念、实现宏观架构与微观信息的有效联动的巨大能量。

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必将充分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定,扎实稳步推进中国式改革,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刘冲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长聘副教授

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策略与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全球科技治理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然而,当前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首先,尽管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但在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上仍有不足。2022年,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54%,位列全球第12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中国在芯片、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不足,且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有限。

其次,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隐私和伦理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尽管中国通过《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加强了信息保护,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数量仍在增加。技术创新还可能引发就业、基因歧视和社会公平等问题。

第三,中国的法律监管和行业规则建设亟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跨国交易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碳市场等市场资源引入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

为提升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对标先进国家,加大创新投入,培养高技术人才,打造“非对称”竞争优势。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侵权行为,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三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转化,提高行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李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委员、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新格局。《公报》明确指明了工作的重点: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当前,中国是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欧班列通达25个欧洲国家、连接11个亚洲国家;22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8%以上的进出口总额和吸引外资总额;“一带一路”吸引了世界近四分之三的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湖北鄂州作为“空中丝绸之路”是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每周运行80架次国际货运航班;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12年11.4%上升到18%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变局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集聚全球技术、人才、数据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的重要前提。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要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要树立科学范式,增强系统性,稳固制度保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张韫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

我在7月18日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会议公报,重点针对如何在自身工作中贯彻会议精神开展了深入思考。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这段论述包括公报全文中多次提到“创新”,对此我有如下理解体会:

一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充分认识创新。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就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二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整体重视创新。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我们在高校教学改革推进中,一直强调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支撑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鼓励、引导、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哪些指标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比如:增强学生思辨能力和对学术前沿的关注,提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学术竞赛、业界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在学习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等等。

三是在自身工作的岗位努力实践创新。我从事的教学服务工作有很强的周期性,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个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而是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和推进,不断涌现出新挑战、新任务、新问题,需要时刻保持学习和思考,注意总结和研究,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为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专题链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