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重点建设的重大学术工程,旨在展示新时期北大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研究特色,扩大北大人文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促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文库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北大人文学科老中青学者的优秀成果,共包括17套丛书,即“北大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 “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北大世界史研究丛书”“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哲学研究丛书”“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丛书”“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北大外国语言学研究丛书”“北大艺术学研究丛书”“北大对外汉语研究丛书”“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北大人文古今融通研究丛书”“北大人文跨学科研究丛书”。目前已经立项344部专著,其中64部已经出版,另有40余部已经交稿。新闻网拟陆续介绍已经出版的专著,以增进广大读者对本文库的了解。本期介绍历史学系苗润博长聘副教授的著作《重构契丹早期史》。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关切在于文本、权力与记忆的关系,契丹早期史则是探索这一普遍性议题的典型个案。
今人所见契丹早期史实为三重滤镜下的图景:中原史籍立足华夏本位而塑造的他者形象,契丹王朝出于权力意志的自我建构,后世史官将前两者拼合、掺以己见而形成的线性追溯。三者层累交叠,最终折射出的光影究竟在何种意义上反映着过往的真实?本书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源流的批判性分析,透过权威经典文本的缝隙,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力图呈现历史叙述复杂多元的生成衍化过程,发掘出此前罕为人知的历史情境与学术议题,进而对中古民族史的研究理路加以新的反思。
我们所面对的古代民族史材料,无论是观察对象自身的叙述,还是异邦、后世史家的书写,都试图通过统治家族的历史来呈现整个民族集团的历史。潜移默化之下,过去的研究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一个民族集团的出现和统治家族的出现画等号,认为该家族与民族相始终,而对二者不加区分,在不知不觉中踏入既有史料所布下的陷阱。事实上,从来不会有哪个家族天生就是统治者,民族集团的历史也常常不始于某一特定统治家族的掌权。只不过,取得统治地位后的家族,往往会运用讲述或书写的权力,以本家族的历史来改写整个集团的历史,通过重塑认同与记忆将现实的政治关系合理化。原本复杂、多元的历史图景被简单化约为单一线性的家族史叙述,这自然会与整个民族集团的实际衍变过程出现矛盾和断裂。从文本的裂痕与缝隙入手,我们完全可望窥见全新的历史图景。
本书所践行的研究方法可概括为史源学视野下的文本批判,核心是“源流”二字。所谓“源流”首先当然是指文献源流,但其实每一文献系统、不同文本层次的源流脉络都可能牵涉到历史叙述的复杂衍变,关系到记忆与遗忘的竞争,文献层面的抽丝剥茧、正本清源本身就是历史叙述由一元到多元的逆向呈现,也是打破既定框架,开出全新史学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样做的实质在于区分历史叙述的主体与层次,所谓“透书见人”,见到的应该是每一个节点所牵出的不同的人或曰多元的叙述主体。
书中方法性的探讨牵涉到文献学与历史学的本旨。“文献”一词的原初含义本就兼涉书、人二端,“文”指存留的书籍,“献”指熟知掌故的耆宿,只不过后者在现当代中国形成的文献学研究范式中长期遭到忽视和遮蔽。如果稍加变通的话,我们所强调的“透书见人”,其实可以看作另一种意义上的“徵文考献”,即“徵文”以“考献”,惟其所考见者远不限于现存故老,而可泛指过往众生。至于历史学的研究,除了编织百川归海、万佛朝宗式的叙述并阐发其背后的必然规律外,还应包括另外一重更为紧要的维度,那就是“呈现多种可能性的未来”,可能性的主体自然在于曾经生活过的、形形色色的人。是谁留下了印记,由谁写成了书,从根本上决定了到底是谁的历史,而对于“谁”的关切,正是我们尝试打通文献与史学的实际理据与应然追求。
成果影响:全书15节均已分别先行刊发,核心章节获中国历史研究院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历史学优秀论文,部分章节已翻译为英文发表。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最终成果,结项等级为优秀。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曾举办“文研读书”活动:“从文本缝隙透视族群记忆——《重构契丹早期史》研读会”。
本书初版于2024年2月,已重印两次。
作者简介
苗润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宋辽金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著有《〈辽史〉探源》《文献清源与史学问径》《重构契丹早期史》。曾获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新史学青年著作奖等。
专题链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