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上午,“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魏士毅祭奠活动在校史馆正东的“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前举行。魏士毅烈士的侄女魏而玲女士、侄女婿刘秀峰及魏而玲女士的儿孙后代,校史馆馆长余浚、副馆长刘静及校史馆学生志愿讲解员代表等10多人参加活动。祭奠活动由校史馆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张鑫主持。
魏而玲女士介绍魏士毅烈士光荣事迹
85岁高龄的魏而玲女士慷慨激昂、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她的姑姑——魏士毅烈士的成长求学之路、爱国奋进之行和壮烈牺牲之举,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魏士毅烈士“品行纯良、勇毅刚强”的人格魅力和“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光荣事迹。回顾是为了继承,亦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她表示:“作为英雄先烈的后代,我们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魏士毅烈士的精神。这次我们专门把儿孙辈带过来,就是让他们亲眼看一看纪念碑,亲身感受一下烈士学习生活过的校园氛围,好把烈士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我想,除了我们,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应学习魏士毅烈士淳朴的人格和勇敢的精神,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做一个品行优良、淳朴、热情、真诚的人。”
余浚发表感言
余浚在感言中表示,听了魏老师对魏士毅烈士事迹的介绍,非常感人,很受教育。98年前的3月18日,魏士毅烈士自告奋勇高举起燕大校旗,走在“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游行”女校队伍的前列,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广场上英勇牺牲,何其壮烈。作为燕大师生代表的魏士毅烈士和黄克仁、李家珍、张仲超三位北大烈士一样,都是为反帝反军阀而牺牲的,正如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述,他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永远值得后辈后学敬仰、铭记和学习。每年清明,校史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师生们也会自发地前来献花。正如黄克仁、李家珍、张仲超三位烈士纪念碑上的铭文所书,“死者烈士之身,不死者烈士之神”,烈士们的精神是永存的,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魏士毅、黄克仁、李家珍、张仲超四位烈士永垂不朽!
魏而玲女士与其孙子刘天擎、孙女刘欣然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魏而玲女士与其孙子刘天擎、孙女刘欣然,余浚,志愿讲解服务队队长喻翼航同学先后分别向魏士毅和黄克仁、李家珍、张仲超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之后众人深深鞠躬,对烈士们致以最深切的敬意与哀思。
魏而玲女士向刘静捐赠魏士毅烈士照片及纪念专刊
全体人员在“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魏而玲女士一行参观“百年北大”校史陈列展
魏而玲女士将珍藏的魏士毅烈士照片及纪念专刊捐赠给北京大学校史馆,并与亲属共同参观了“百年北大”校史陈列展。
全体人员在校史馆门前合影
英雄从未远去,丰碑永存人间。时光流转,英雄先烈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作为后辈,今日的我们更应继传薪火,不负先烈,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奋斗不息的坚定力量。
“三一八”惨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在国共两党的共同组织和发动下,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群众运动此起彼伏。
冯玉祥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将所部改名为国民军,积极参与和支持国民革命。1926年3月,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和张作霖的奉军交战期间,日本派遣军舰掩护奉军舰队进逼天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阵地,国民军开炮还击。16日,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援引《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要求撤除大沽口防务的最后通牒。列强的蛮横无理激起国人的强烈义愤。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委会领导下,北京学生5000余人在天安门集会,通过拒绝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立即撤退驻天津的外国军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会后,在李大钊等率领下群众举行游行请愿,在行至执政府门前时遭段祺瑞卫队开枪屠杀,死47人,伤199人,是为“三一八”惨案。北京大学学生张仲超、李家珍、黄克仁和燕京大学女生魏士毅在惨案中英勇牺牲。惨案发生后,举国震惊。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