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地坛-凯发k8一触即发

凯发k8一触即发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地坛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去世了。一时间各大报纸媒体纷纷发出了及时的报道,就好像是重新回味了一遍某一口已经闲淡了很久的深巷老井,他的文章、著作也再次被这个浮躁社会中的目光所重新拾起,舆论界做出的评论带有着诗意——“地坛里那个玩耍的孩子回去了”,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颇为温情的评价。然而在更多的平凡的人的心里,史铁生不仅仅是那个在地坛中玩耍的孩子,更是一位具有超越世俗而又给人以勇气的智者,这个“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人,却告诉了每一个在迷途中的人以生存的法宝——“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他把文字用来鼓舞那些同样“命若琴弦”的人们,而把精神化成了地坛中的一曲常唱常新的歌谣。

史铁生去世了,人们才恍悟似的开始怀念,书店中他的大作《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再次畅销告罄,网络上他的名字才头一次进入了点击率的排行榜,人们仿佛才意识到,他的身上有着一种平凡人缺乏的果敢和智慧,一种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的真正勇气而不是夸夸其谈。他留给我们的,是不以自己的“冷遇”或“受宠”而或喜或悲的平和的目,是那副厚厚的眼镜下的含笑的眸子,看着世间忙忙碌碌的人们流露出的温情和爱,就如同他一生经历过的无数波澜后灵魂深处的风平浪静。让我们不由得去思索,这样的一位人物,为什么值得我们给予精神上至高的敬重和怀念,而我们,在今后又该如何去珍惜他给予我们的那遥远的清平湾和美丽的地坛?

一、“一个歌舞练就永恒”

打开浏览器或者时兴的杂志,会看到无数的图书的排行榜和好书推荐,精致的外观和华丽的设计往往使人对其内容有着些许的怀疑,这里面,却从来没有一本书的作者是“史铁生”。他的书,往往是朴素的外观,精致的却是文字,鲜见被摆在畅销书的花里胡哨之中,总经常是见于那些有着图书收藏爱好的书香门第,想看的时候永远是在夜深人静,读上一两页,感受到的是心灵的被涤荡和清醒。这样的文字,从开始注定了这样的作者就不可能被遗忘。

读史铁生的文字,不能不去联想他的人生。遥远的清平湾,不仅仅是他文字底下的知青们的梦想所在,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也正是为他积累人文素材的最好的摇篮;21岁双腿瘫痪的境遇,不仅仅是他人生转折的开始,每天坐在轮椅上在绝望中寻觅着点点希望的生活,也正是为他定下了一生的人生态度和面对灾难的豁达,“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都是旭日”……他的人生比起其他人的一帆风顺来无疑是充满了坎坷和磨难的,而当每次面对他的文字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感谢命运”,虽然有着不公,但是却成就了一个如此的智者,以病为业,以文为闲,谈笑看病魔,挥毫写人间。

他的文字,总是从心灵的深处汲取着养分,然后不是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气势恢宏,而是如同潺潺的小溪,不间断地抵达你的心口。所以,《命若琴弦》中老瞎子什么时候能弹断最后的琴弦,到底能不能恢复视力同样牵动着你的心情;《秋天的怀念》字数短短,却让无数的人读完潸然泪下,眼前仿佛总是秋天的斑斓的色彩,和顽强的生的渴望;《老海棠树》下,你也会去想那个慈祥的,要求上进的奶奶,略带尴尬地小声去问你“这一段是什么意思”……每一篇文章都是最平淡的事情,关于柴米油盐,关于家长里短;而每一篇文章,又是最不平淡的事情,是被灾难蹂躏过的坚强人格,是面对苦难展现出的巨大韧性,因此,在他的眼里,“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他,存在的本身需要它”,这并不是关于上帝是不是又一次赢了的打赌,反而是对生活最深处的体悟。这种体悟,来自于亲身经历过的伤和痛,重叠的往事,在一点点的回忆中被带到一个历史的高度,形成一种可以贴近人心的情感关怀,熨帖着大众的心灵。

生活中有过无数的人,面对困难而生的绝望击溃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而史铁生,不论他的文字还是他本人,都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展现给了世人。人们或从他的文章里吸取面对现实的勇气,或从其中收获对人生的体悟,因而产生的深深共鸣。穿越知青时代的往事,他所留下的文章与人格,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瑰宝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体悟。

他写过的,关于病魔,“死亡,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是经历了漫长的病榻之后的大彻大悟,而因此,他的人生在每次走到死神门前的时候,总是有着气定神闲似的转机。看得清天高云淡,气定神闲。

他写过的,关于亲情,“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小小的地坛不仅仅是属于他疗伤栖息的地方,同样牵系着母亲对他无尽的爱,每个回忆起母亲的文字,极尽其能,而落笔处总是有着暖暖的敬意。

他写过的,关于人生,“心弦也要有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命若琴弦,而不可太松又不可太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充满着博弈的旅行。

他写过的,关于创作本身,“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我手写我心,看上去是那么率真而不加藻饰,也正是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东西征服了这个浮躁的社会,供养上了一片纯净的天地。

史铁生,人们记住他,是因为他纯净的文笔,贴近心灵的文字,倔强的人生勇气,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东西。总是在说,逆境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史铁生就是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代表。他的一生就如同一场生命的独舞,从开始到谢幕,是他一个人用尽生命的全部可能去展示其最大的潜力,因此如同一朵旷世奇葩的刹那绽放。在他的笔下,人生、文字和命运三者合一,奏出的乐章不是如贝多芬式的对命运的诅咒和不屈服,而是温情的陈述,娓娓诉来,再黑暗的日子里,依旧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是一种大顿悟,更是一种大永恒。

二、“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冥冥中总是觉得,地坛不仅仅属于史铁生和他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其中给予了他本人深深的期待,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座地坛,这不是一种夸夸其谈,而是史铁生对一代代人的期许:在浮躁的社会,留下一点坚持梦想,有着纯净空气的地方。

仔细品味,他的文字纠缠着他一生的际遇,形成的是一种韵味悠长的精神关怀,落眼点永远是那些无言的合欢、海棠、地坛,可是每一个又充满了平凡人生的日常百态,他关心的,永远是最平凡的人们。地坛里有常来往的有那对中年夫妇,有热爱唱歌期待出名的小伙子,有真正的饮者先生,有忙碌的女工程师,热爱长跑的青年,美丽而不健全的小姑娘,每一个人都是芸芸大众的一个小小缩影,而每一个在他的笔下,都有着独特的人格——对爱的执著,对理想的执著,对生活的执著:这也是史铁生的文字的巨大特点,不浮躁,而必有所期许,这种期待成为了书内人继续把故事说下去的动力,也就成就了书外人从中获得的感悟和体解。

地坛,因为史铁生而出名,而实际上,地坛已经成为了无数平凡的人心中的一个象征——在那里可以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升华,“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二者合体,成就的是一种精神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可以普世的,去慰藉每一个疲惫的、劳碌不堪的灵魂。

在《病隙碎笔》中,他用一种近乎于碎碎念的方式,从精神的高度俯瞰着整个世界的活动,他好奇生命的意义,对人的灵魂追索,解读如何面对肉身的折磨,推敲如何去进行选择,如同一位心理导师一样指点每一位接近他文字的读者,而意在于,用他的见解给每个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解脱。

转而望去整个繁华的都市,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水马龙的交通,格子间布满的写字楼,每天对着电脑长时间工作的白领,被日渐机械化和功利化的社会,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这样一种质朴清淡的文风会如同一场灵魂的暴风雨像席卷了每个人的心灵。他所说的,永远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地坛成了一个符号,象征着人们所期许的那种生活和理想,无压力而充满热爱,能够看清所有的云卷云舒而时时刻刻可以闲庭信步,看惯秋月春风。地坛,那是现代人心目中美丽的世外桃源。

我已不在地坛,而地坛在我,借史铁生的笔,书中的地坛传达着一种无言的境界,“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而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有些事只适合收藏,它们“只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就比如人生的志趣和理想,在浮躁的社会中如何给自己留出一块安静的角落。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座地坛,那是史铁生赋予的,又是每个人期许的,在这样的一片净土中,可以暂时地逃开现实中的琐屑和浮躁,静静呼吸属于人性深处的至真至纯至善的东西,实现心灵的回归。这是他为什么依旧被人们热爱着,也是诉说出了人们心中的梦想。

世界越繁华,人心越孤寂。有那么一个人带着他的人生理想和文字温暖地包围了我们,在其中告诉我们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人生可以是活得坦荡而超凡脱俗的,地坛是在每个人的心中的。他化为地坛,地坛化为他的文字,散发着油墨香的那一刹那就让所有的人热泪盈眶,他帮助我们找到了心中遗失很久的东西,因此,那些所有年少的梦想、人生的光芒在最灰暗的时刻寻觅到了复活的可能。

静悄悄的,走近人们的心底,而把每个人的心里,从此有了一座不能忘却的建筑。

在《我与地坛》的最后,史铁生这样说着“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总想把史铁生的文字比作山谷里一朵静悄悄开放的百合,吸引人的不是外表和姿态,而是静静的幽香。这样的一位人物,看懂了生老病死的循环规律,他从苦难中汲取生存下去的勇气,而又在无私地,把这样的勇气赋予那些同样挣扎在苦难中的、平凡中的人们。

感谢史铁生,从此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一座地坛,里面装满的不仅仅是对大师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地坛里的那个玩耍的孩子回去了,但是将会有无数的孩子继续在地坛中玩耍,寻觅他们的梦想和青春,寻觅面对苦难的勇气。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