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网-凯发k8一触即发

| |

德赛论坛

  • 2023/11/06

    《变动的传统: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论》,陈侃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版 政治文化史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历史学界兴起,逐渐成为众多学者共享的研究视角。但其是否具有聚焦的对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力求解决哪些问题,取得怎样的研究成果,政治文化史研究在不同代际的学者间是否存在差异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反思与探究。 陈侃理主编的《变动的传统: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

  • 2023/11/06

    张泰苏:我想先大致谈谈理论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它对于长时段宏观历史的意义。关于理论的意义,有强弱两种不同的提法。先从“弱提法”说起:历史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从非常不完美的库存史料中尽量还原历史真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地点来说,文字记载的保存是极不完整、不系统的。如果想要通过这些支离破碎的史料去还原任何具有认知价值的历史真实,必然会涉及大量的引申、跳跃、推断乃至于假设...

  • 2023/11/04

    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有一个现象曾令翻译工作者沮丧、令旁观者雀跃:机器已经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高智能。人们预测:正如阿尔法狗能够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有一天,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

  • 2023/10/24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王缉思重温数年前为《基辛格传》撰写的书评,回忆了与基辛格交往的细节,向读者展示了他眼中的基辛格。王缉思教授认为,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功过是非时,应有自己的尺度,而在评价基辛格时不能忘记:他不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政治家。

  • 2023/10/23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进程,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丰富成果。共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为汇聚各方...

  • 2023/10/16

    一般我们将非问卷填答方式的社会学实地调查称之为“田野调查”,按陈向明教授在《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中的说法,“中国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等领域常用的‘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与她在书中所探讨的“质的研究方法”“十分类似”,或者说“质的研究方法就是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田野调查通常会以深度访谈与观察作为调研...

  • 2023/10/16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佛教考古学的创建者宿白先生认为,云冈石窟所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新模式,很自然地成为北魏领域内兴造石窟所参考的典型。云冈石窟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 2023/05/2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在法学门类新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学科的名称及门类归属两个问题。近年来,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高校及科研单位纷纷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心)等,中共党史党建学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当前,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是我们在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中应当关注的重要方向。 辩证处理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当前,中...

  • 2023/04/24

    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工业工程与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联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核心成员宋洁表示,未来数字经济智库的竞争力,在于能解决行业痛点问题、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到实处。智库一定要吸纳不同领域人才,研究行业、理解行业,通过多学科人才共建产生高端智库力量,以系统思维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

  • 2023/04/19

    openai开发的chatgpt产品一经发布便震动了整个人工智能界,同时由于其将可能给普通大众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以大语言模型为基座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现实的趋势越来越大。我们对现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寻找差距和问题,积极应对这种趋势带来的挑战。我们同时需要对大语言模型之后人工智能的下一轮潜在技术突破口做预判和探索,早做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

  • 2023/03/07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文章中指出,“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强调“把宪法实施贯穿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在法治轨道上...

  • 2023/03/07

    近日,美国反复以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被击落为借口,在国际舆论场上炒作所谓“气球事件”,使本来已趋缓和的两国关系再起波澜。近年来,中美关系备受全球瞩目,两国关系起起伏伏,美国对中国反复无常的态度反映了怎样的心态?这个答案,或许可以从美国炮制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入手,略窥一二。 事实上,“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是美国的障眼法,用一个好像深奥无比、蕴藏玄机的新名词把人吓唬住,...

  • 2023/03/07

    “述而不作”是孔子对自身思想实践的基本定位,背后既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意识,又体现了古代中国思想建构中的“普遍主义”特色。“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期许并不是一种保守主义,而是一个为持续的哲学思考奠定合法性的信念。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中,会将“道”与“术”混淆起来,“道”的超然性和超越性建立在其始终不能被完全掌握的晦暗基础上,进而哲学的思考不是从道出发的术,而是从术造成的经验中面...

  • 2023/03/07

    中国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新道路”开出“新形态”,这是从发展到文明的重大提升,是中国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应当予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首先,“新形态”意味着对中国道路所蕴含的文明的一种总体概括。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不是限于某些文明因素,也不是限于某些领域,更不是限于某些可以量化的指...

  • 2023/02/14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总结宣传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成效,进一步凝聚绿色发展国际共识,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合力。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不但对于自身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白皮书的发布,展现了中国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 2023/02/14

    宇宙中,太阳以及其他恒星内部源源不断的能量,是通过“核聚变”方式产生的。核聚变是两个轻原子核聚合,生成新的更重原子核的过程,其反应释放的能量巨大,且不排放二氧化碳,与核裂变相比,它既不产生核废料,辐射也极少,因此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日前,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激光可控核聚变点火:实验输入2.05兆焦耳激光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聚变能...

  • 2023/02/14

    汤一介(1927-2014),1927年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儒藏》总编纂、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曾荣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孔子文化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奖项。汤一介毕生...

  • 2022/12/23

    中国与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着友好往来的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以朝鲜半岛“燕行录”为代表的“使行录”及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与热门显学。2022年11月6日,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使行录’与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漆永祥教授提出,“燕行录学”或者说“使行录学”蔚然独立并走向成熟,建立“燕行录(使行录)研究学会”学术团体的条件已经具备。漆永祥...

  • 2022/1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法治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态法治建设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同年,《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党历史上首次以一个自然段的篇幅进行阐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搭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

  • 2022/12/15

    冰洁是活跃在诗界的实力诗人。他正是以可贵的赤子之心、多样的诗歌形式,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强烈、持续、多角度的关切及参与。从他的诗作中,读者可以深深感受到那种艺术特色的激荡,以及流淌在文字中的诗意之美。 冰洁来自湖南祁东农村,饱经沧桑的历练,使他对农村的纷繁生活和众多的自然景物有了更敏锐、更深厚的感触和心理积淀。他善于从平凡生活和劳动者身上发掘诗意,礼赞劳动者崇高的品质,善于在一...

  1 3 4 5   选择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