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学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北大十佳教师称号及2020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
在城市与环境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致力于打造优质基础课程,于三尺讲坛深耕教学;又重视地理学传统、紧跟环境经济潮流,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近三十年来,他坚守育人初心,对学生的教导如同春风化雨,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深受广大同学爱戴。他就是2020年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王学军教授。
王学军
匠心独运,打造精品课程
“殚精竭虑、匠心独运”是王学军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显著特点。
尽管科研工作繁忙,但王学军老师仍然在本科生课程讲授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他所开设《环境科学概论》和《环境经济学》两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激发对学科的浓厚兴趣,王学军老师紧跟科学前沿,每年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修改、补充与完善,保证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爱戴。
《环境科学概论》是城环新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环境科学方向的专业课。考虑到这一点,王学军老师对于这门课便有着更高的定位。他希望这门课不仅要教授概论性的知识,增进同学们对环境科学学科的了解,更要调动同学们积极思考,培养对环境学科的浓厚兴趣。这门课尤为新颖的课程设计在于,每堂课后王学军老师都会给学生留一个课后思考题,鼓励同学们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提交给老师,并在下一堂课前邀请一位同学进行分享。由于选课人数较多,王学军老师每周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学生的思考题观点。为了保证给学生以最高质量的回复,王学军老师坚持亲自对所有学生的观点一一进行反馈,而同学们则在数次邮件往来中获得了更加深入的指导。
《环境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涉及经济学原理、环境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与城环学院开设的其他环境类课程有着较大的区别。面对偏向宏观研究的“新”领域,同学们难免有些担忧与迷茫,也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王学军老师则从最为基础的微观与福利经济学讲起,一直到环境价值评估、环境税改革,最终聚焦于学科发展前沿,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同学们理解了环境经济学的核心架构。这一领域的发展同样迅速,在国际上每年都有关于环境与经济研究的新理论、新进展;在国内,环境政策不断完善,相继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了《环境税法》和《资源税法》等法律法规。课程内容变化较大,课件修改工作任务繁重,而王学军始终认真对待,确保及时完成内容更新工作并提供给学生。
王学军和学生
王学军连续多年课程评估均位居学院前列,教学反馈良好。“超级好的老师,知识储备很丰富,讲课也很细致,也很耐心”“老师很认真负责,在课下线上对我学习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帮助很大,尤其是课后的思考题让我受益良多” “每周思考题的设置,老师都能及时反馈,而且是非强制性;课前还会专门抽时间供同学们做个性化展示;老师讲得很好,讲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拓展内容较多,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普遍反映课程收获大,对于王学军老师的教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近年来,虽然选课人数上限经历了几次调整,但这两门课程仍基本达到最高限额,匠心独运的精品教学更是吸引了不少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的学生选课。
专注科研培养,成果斐然
除了课程教学之外,王学军更专注于科研培养,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成果斐然。王学军老师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担任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主持两个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参与多部国家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发表sci文章百余篇。丰富的工作经历、杰出的科研成果为指导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王学军老师十分注重对于本科生的学术培养,平均每年指导本科生科研和本科生毕业论文2-3人,作为北京大学“挑战杯”的课题导师平均每年指导学生1-2人次,其中一组学生曾获北京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一等奖。除此之外,王学军老师每年通过学院的本科生拔尖计划指导学生1-2人,这些同学经过在课题组2-3年的科研锻炼,学术能力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篇sci收录文章,多位学生在国外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或墙报。课题组中所有本科生经过王学军老师的指导,都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利毕业后均选择在北大或国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王学军老师每年带博士生和硕士生各1人。2019年博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而以往的毕业生已有多人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等教职,在其他行政、科研单位工作的学生也都成为优秀的青年人才。
循循善诱,坚守育人初心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王学军不仅教给学生科研方法,更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近年来由于学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高校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越来越高,王学军特别注意观察课题组同学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动向。在每两周一次的组会上,除了激烈的学术讨论,还有温暖的问候与关怀;在每一学期的课题组出游中,王学军与学生一起放松心情,鼓励学生劳逸结合、保证身心健康。而对于陷入困境的同学,王学军则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沟通谈心,以联合培养的路径帮助学生改变学习生活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位在王学军课题组做拔尖计划的本科生后来发表了一篇sci,并已顺利保研,他在邮件里写道“回过头来觉得进组好像还只是昨天,这一年半在组里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受益良多,组里的氛围也非常融洽。老师您可能不知道,大一下的那个学期我正处于转专业被拒绝的焦虑和困惑之中,是您的课点燃了我对未来的希望。组里的工作让我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也重拾了信心,学到的知识和科研方法也让我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进组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
王学军
在教学改革方面,王学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院和系的各项教学改革工作。早期曾担任了8年的教研室主任,为教研室的发展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硕士专业以及环境地理学博士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不再担任教研室主任,但仍积极参与教研室的各项教学改革活动,包括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了近年来多轮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参与了学院2020年申请新增教育项目“环境健康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的筹备工作,经评议该项目已通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此外,王学军在2010-2018年担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在此期间,以这个实验室为平台,广泛推动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各项科研工作。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